当前位置:念佛放生 > 佛法自然 > 正文

四弘誓愿:佛教的核心价值观

2024-05-01 01:11作者:admin

什么是四弘誓愿?

四弘誓愿是菩萨所立,所有大乘修行者都应背诵并践行。它们是 "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这四大愿是对菩萨的基本要求,又称四弘誓愿、四摄大愿、四行大愿、四念大愿。它们也被称为四大誓愿、四大行愿、四大愿行和四大愿愿。作为大乘佛教的修行者,应将四弘誓愿作为未来人生的目标。

众生无边誓愿度

众生无边誓愿度,是希望众生因苦而无边。

虽然无边誓愿中的 "度一切众生 "是从自己学佛开始的,但真正的自利却必须从能够利益他人开始。换句话说,凡夫之所以信佛,一定是先求自利,而要自利,就必须先自觉,不能自觉,就不能真正自利,不能自利而要利人,那就只能是一句口号。没有一个 "悟 "字,利己行为就会惹祸上身。如何悟?要放下自利的私心。

菩萨们用各种方法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,更好地了解自己,从自利开始,进而能够利他。然后,你必须认识到,你不想着自利,只知道如何利他,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众生。利他的方式有很多,包括物质上的、精神上的、思想上的,也包括一个人的名誉、地位、信用、福报的影响。

很多时候,人们认为自己太渺小,没有能力帮助别人。其实,只要能念一句阿弥陀佛,为需要帮助的人念佛、回向,也是在帮助别人。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佛号,但我们相信,只要有心,诸佛菩萨确实能感应到。"众生无边誓愿度,众生无边誓愿度,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 "是菩萨的大悲心,又称大菩提心。

誓断一切烦恼

这是因集体原则而破除无尽烦恼的愿力。

"誓断一切烦恼 "中,人们没有智慧,所以烦恼多、痛苦大。

世上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,但人们普遍认为烦恼是外在环境带来的。其实,真正的烦恼来自于每个人内心的挣扎,正所谓 "酒不醉人人自醉,色不迷人人自迷"。人之所以会受到外界环境的诱惑、影响而产生烦恼,而烦恼的产生是由于 "我执 "的作祟,包括我贪、我嗔、我痴、我疑、我慢、自卑、嫉妒等等习气,如果你能放下我执,把道理搞清楚,外界环境就不能困扰你。

佛教将烦恼之数称为八万四千尘劳,其实就是指有八万四千种不同的烦恼,这些烦恼根深蒂固,永无休止,所以称为无尽烦恼。然而,如果不断除烦恼,就会永远处于生死苦海之中。只有破除我执我见,无尽的烦恼才能暂时止息。

法门无边

法门无边,这是因 "道 "的真理而发愿学习无边法门。

"法门无量 "中的 "法门 "是指佛教修行的各种方法和理念,用佛陀所说的无量法门对治众生无尽的烦恼,用各种法门帮助他人,称为度化众生,帮助自己,称为解脱烦恼。

对于个人自利而言,只需要一门或几门甚深法门,就能大有作为。对于无量无边的众生来说,由于根基不同、时机不同、烦恼问题不同,有很多不同的法门,满足很多不同的需要。

例如,单就禅修而言,就有许多不同的方法:可以睁眼,也可以闭眼;可以随息,也可以念佛;可以数息,也可以念佛;随息可以用鼻息,也可以用腹息; 数息可以顺数,也可以逆数;还有五停心、四念处等次第禅;还有话头禅、默照禅等禅定法门。这都取决于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和使用的不同方法。不过,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,深入一法,其他法门也会如数家珍。

以佛寺为例,寺庙有很多出入口,只要选择其中一个出入口,就可以进入寺庙,一旦进入寺庙,就可以和其他出入口一样进入寺庙,一看就知道寺庙有好几个出入口。俗话说,条条大路通罗马,道理也是一样。

佛道无上誓愿

佛道是一种无上的成就誓愿,是一种凭借灭尽的因果意义而成为无尽佛道的愿力。

佛道》中的 "佛道 "是指发了菩提心就一定能成佛。在《心经》、《金刚经》等大乘佛经中,"菩提心 "的 "璎珞 "是指现在发无上菩提心,将来必定成无上佛。凡夫众生,相处有亲疏之别,一旦发无上菩提心,就要学习佛心,对众生完全平等,没有差别,也就是无限的包容和平等的关怀。当烦恼断尽、智慧圆满、慈悲无量、功德圆满时,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佛。

四弘誓愿的来源

道行般若经

法行般若经》卷八《贡高品》中说(大正 8-465c): "凡未开悟者皆得开悟,凡未解脱者皆得解脱,凡未恐怖者皆得恐怖,凡未究竟者皆得究竟。法华经》卷 3,《药草喻品》(大正 9-19b): '未悟者悟,未解者解,未平者平,未涅槃者令涅槃。此外,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卷十七说,菩萨有二十种庄严法,其一是未度者庄严大愿、 二是未悟者庄严大愿,三是未平者庄严大愿,四是未涅槃者庄严大愿。以上三经说的都是同一件事。

其次,《长阿含经》卷 8 "胜鬘经"(大正 1-49a)中说: "鸠摩罗什经》能说菩提。'他能降伏自己,也能降伏他人;他能止息他人,也能止息他人;他能使他人到彼岸;他能解脱自己,也能解脱他人;他能灭除自己,也能灭除他人。这一说法与上文大致相同。不过,这些经文都没有被称为 "四弘誓愿"。在《不退转法轮经》卷 3、《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》、《萨婆多毗尼毗婆沙论》卷 4 和《佛性论》卷 4 中,只给出了 "四弘誓愿 "的名称,而未说明其内容。

珞珈菩萨首饰经

大正 24-1013a): "所谓四弘誓愿是:未悟苦谛,先悟集谛,未安道谛,先证涅槃。这四个誓愿是关于四谛的,与前面提到的《佛法修行般若经》等中所说的有所不同。尤其是第三誓愿安住于道谛,更是与众不同。这在《法界次第入门》下卷中有详细解释。

摩诃婆罗多

摩诃般若波罗蜜经》卷 10(下)中说,阴界空为苦,十因等为集,涅槃等为道,四颠倒为灭。其中所发的誓愿是: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无上菩提誓愿成。从这句话中,我们也可以看出四圣谛的内涵和旨趣。

大乘本生心地观经

大乘起信论》卷 7(大正 3-325b)中说:"诸菩萨有四愿,成熟众生住三宝中,经大劫不退转: 诸菩萨有四愿,成熟众生住三宝,经无量劫不退转。这四个愿是什么呢?一者,誓度一切众生;二者,誓断一切烦恼;三者,誓学一切佛法;四者,誓证一切佛果。'这句话也是讲四圣谛的,不过后三句是为了自利,只有第一句誓言是为了利他,这与《珞珈经》等说法大相径庭。由此可见,四弘誓愿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。

四弘誓愿是所有菩萨都应发的誓愿,因此成为佛教修行的通则,在各教派中广泛流传。不过,各宗派诵读的经文也有异同。例如,禅宗根据《六祖坛经》中的 "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边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",而禅宗则根据《大藏经》中的 "无量寿经",念诵 "无量寿经"、 众生无边誓愿度,福慧无边誓愿成,法门无边誓愿学,佛道无边誓愿成,无上菩提誓愿成",又称金刚界 "五大誓愿"。天台宗则唱道:"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边誓愿断,法门无边誓愿学,无上菩提誓愿成。

四弘誓愿:佛教的核心价值观

标签:

最近关注

热点内容

更多